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一個真正的大國,不僅要物質富裕,更要精神富足。8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安徽黃山風景區工作人員李培生、胡曉春回信,對他們的事跡和敬業奉獻精神給予充分肯定。習近平在回信中說,“你們長年在山崖間清潔環境,日復一日呵護著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護美麗的黃山,充分體現了敬業奉獻精神”。“希望你們繼續發揮好榜樣作用,爭做社會的好公民、單位的好員工、家庭的好成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不是明星,卻有比星辰更璀璨的光芒;都是凡人,卻能以奉獻與熱愛成就不凡人生——這就是“中國好人”具有的品格。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李培生和胡曉春各自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業績,兩人先后入選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中國好人”能得到大眾禮贊絕非偶然現象,而是源于日常善行的養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令人看見“真”、感受“善”、發現“美”,也由此明確了“怎么干”的方向。
打動人心的不是光環,是情懷——讓“中國好人”走到時代的舞臺中央,不僅是對向上向善的理念付諸,更是一場直抵人心、潤物無聲的主題教育,就此激發出更多人對榜樣的致敬、對奉獻的感悟、對奮斗的推崇。2008年起,中央文明辦組織開展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至今已發布“中國好人榜”150期,共有16228人(組)入選“中國好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千千萬萬的“中國好人”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榜樣,他們的影響力和說服力遠勝于空洞的說教。更為重要的是,廣大青少年能主動地把“中國好人”奉為對標的榜樣,去“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精神的傳承,就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價值追求不可或缺。“中國好人”就是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涌現的優秀代表。北京市延慶區氣象工作人員高猛全身心投入冬奧氣象綜合監測系統建設,為達到“分鐘級、百米級”氣象預報服務提供有力支撐;福州火車站值班員趙靜善于在服務過程中總結反思工作中的得與失,贏得了廣大旅客的贊許;景德鎮市樂平市社區醫生黃雙根扎根基層行醫40余年,個人累計捐資330余萬,資助學生和貧困孤寡老人等群體180余人……這個光榮群體的“人”與“事”傳遞出一個樸素道理:力所能及去傳遞溫暖,幸福之花就在身邊綻放。
汲取榜樣力量,讓更多“中國好人”不斷涌現。當前,中國正處在爬坡邁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時”與“勢”的交織,使得民眾對主流價值和社會風尚的期盼更甚以往,對榜樣的關注度尤為強烈。大力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在全社會范圍內勁刮“學好人、敬好人、做好人”之風,就需要一個個李培生、胡曉春從千千萬萬人民群眾中走出來,影響帶動更多群眾成為“中國好人”。當更多“中國好人”不斷涌現時,中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有了最深厚、最長久的生命力。(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謝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