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成人高清在线观看,国内高清久久久久久,2021久久久最新欧美,国产精品第9页

鐵一般的標桿 火一樣的旗幟——大慶精神述評
發表時間:2021-09-03來源:光明日報

  那一面激勵中國工業60余年持續奮戰的旗幟,今天仍迎風招展,鮮艷如始。

  今年7月1日,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大慶石油科技館、大慶石油館,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黨員代表、干部職工和學校師生。《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歌聲嘹亮,人們懷著崇敬之心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從空中俯瞰,“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的“工”字形結構融入松遼大地,訴說著英雄的石油工人頭頂藍天、腳踏荒原、矢志奮戰的萬丈豪情:“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誓言,與滾滾油流一起噴涌而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勇氣,在曾經人跡罕至的冰凍荒原,鼓舞著石油會戰大軍不畏艱險、迎難而上。

  1959年9月26日,黑龍江松基三井喜噴工業油流。時值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前夕,大慶之年得大油田,“大慶油田”由此得名,“大慶”之名響徹神州。

  60多年前的壯舉,大慶為“貧油”的新中國帶來了寶貴的石油,翻開了中國石油開發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一頁;60多年來的堅持,幾代大慶人在亙古荒原上建成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為祖國和人民帶來了更為珍貴的精神財富——大慶精神。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之際發來賀信指出,大慶油田的卓越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第一口油井到如今7萬多口油井,從第一列原油外運到產油24.3億噸,從第一支鉆井隊伍走出國門到大慶隊伍進入過54個國家和地區,大慶精神這鐵一般的標桿、火一樣的旗幟,始終振奮人心,“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求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伴隨著一代代大慶人續寫光榮歷史,挺起共和國工業的脊梁,不斷創造油田開發、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奇跡。

  1. 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

  1959年大慶油田發現時,我國并沒有開發建設大油田的成功經驗。“大慶油田原油又黏又稠,只有搬到赤道才能開采”“離開我們,中國人就不能開發這樣大的油田”……一些外國專家留下這樣的話語,他們質疑、不相信。

  但中國人相信。會戰隊伍不服輸、不信邪,他們堅定地說:“我們有能力找到大油田,也一定能夠開發好大油田!”戰勝困難、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工業血液”,中國工人的力量不可阻擋。

  事實告訴世界,大慶油田的會戰隊伍做到了!與國外同類油田相比,美國拿下東德克薩斯油田用了9年,蘇聯拿下羅馬什金油田用了3年,而大慶油田從第一口井噴油到探明長垣面積只用了1年零3個月;到實現石油基本自給,僅僅用了3年時間,真正為國爭了光,為民族爭了氣。

  “對一個國家來講,就要有民氣;對一個隊伍來講,就要有士氣;對一個人來講,就要有志氣。”這三股氣結合起來,就會形成強大的力量,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王進喜,一座豐碑,一個時代的符號。這場會戰中,王進喜帶領鉆井隊知難而進,“創造條件上”,用自己的身體壓制井噴,用英雄的壯舉鼓舞士氣,帶動大會戰迅猛發展。

  憑著這種氣概,大慶油田完全依靠自己,成功開發建設了世界級特大油田,挺起了中國石油工業的脊梁,讓世界石油領域從此有了中國地位。

  “早日把中國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幾萬人的石油會戰大軍從全國各地奔赴莽莽荒原,干勁沖天,氣吞山河。艱苦卓絕的會戰創造了奇跡,大慶油田在1963年底已建成146平方公里、原油年生產能力600萬噸的原油生產基地,累計生產原油1166萬噸,我國石油因此實現基本自給。

  60多年篳路藍縷、歲月崢嶸,新中國在相對落后的條件下步入工業化,在艱難曲折中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逐步邁向高質量發展進程。這一過程中,國家發展需要、民族利益所在,始終是大慶油田不懈追求的首要目標。

  截至2020年底,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24.3億噸。多年來,大慶油田始終保持著油氣當量4000萬噸以上的世界級水平。“十三五”期間,大慶油田確立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奮斗目標,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勘探開發業務為龍頭,各項業務相互依托、相互帶動“走出去”。以大慶新鐵人李新民為代表的石油人,更是把大慶精神帶出了國門,在國際合作中繼續弘揚大慶精神,以實際行動繼續為國爭光。他們帶著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的勇氣、打好重點領域改革攻堅戰的決心,昂首邁入“十四五”。

  “如果大慶精神是一把播撒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種子,那么,愛國主義就是這粒種子成長最重要的養分。”大慶市靚湖學校教師劉宇虹說。20多年里,她帶領學生參觀紀念館、博物館、規劃館,把大慶精神的精髓用現代教育課程的方式,送往孩子們的內心。

  不僅在靚湖學校,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早已正式納入大慶市國民教育體系,進入到中小學和幼兒園的課堂。在大慶市編發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實驗教材》中,大慶精神化作一段段生動具體的故事,大慶重要的歷史時刻和新時代鐵人的事跡,為教師教學提供著最鮮活的素材。

  2.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

  “人拉肩扛、干打壘、五把鐵鍬鬧革命、縫補廠、回收隊、修舊利廢”,會戰年代,大慶石油職工創造了“六個傳家寶”。這“六個傳家寶”,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鮮明精神標識,激勵著干部職工從“一窮二白”起步,攻克一個個油田開發建設難關。

  會戰開始時,主要開采方式是注水開發。采用“溫和注水,均衡開采”。結果開采三年、水淹一半,采出程度只有5%。

  避“水害”、興“水利”,大慶油田經過分析研究,自主研發了“糖葫蘆”封隔器,實現了“想注哪一層就注哪一層”,解決了世界油田開發上的重大技術難題。到1965年上半年,油田注水井全部實現分層注水。這一套采油工藝技術,不僅保證了大慶油田的長期穩產,還為我國注水開發油田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

  好傳統繼承了下來。大慶鉆探鉆井二公司1205鉆井隊,是鐵人王進喜生前帶過的隊伍,兩代鐵人誕生的搖籃,始終將“有第一就爭、見紅旗就扛”當作座右銘。作為中國石油工業戰線的標桿旗幟,1205鉆井隊累計創出4項世界紀錄、15項全國紀錄,累計鉆井2486口、進尺316萬米。2019年,鉆井總進尺突破300萬米;2020年末,實現年進尺10萬米“四連冠”。

  好傳統在發揚光大。大慶油田信息技術公司軟件分公司,被稱作“擁有信息化核心技術的開拓者”。油田振興發展進入轉型升級階段后,軟件分公司積極在智慧工地、作業區生產管控平臺等數十個項目中歷練,掌握了微服務架構搭建的核心技術,軟件開發已完全擺脫對平臺的依賴,核心技術基本自主可控。

  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一個重要條件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尋求發展。軟件分公司聯合相關采油單位協同辦公、集中攻關,開發了具有油水井監控、調參管理等40余項功能的生產管控平臺。這些成果,為滿足數字油田對監控預警、數據分析、智能應用的迫切需求,為未來高效、高水平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每天不同的時段,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企業首席技術專家伍曉林的越洋視頻總會準時連線。由于時差原因,他經常是半夜里進行跟蹤指導。這一舉動源于大慶油田的科技工作者們發起了新的技術挑戰——攻關新型高效復合驅油體系。

  “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由創新而生、因創新而強,大慶油田始終相信,在工業發展中的點滴進步,不能等、不能靠,要在自力更生的奮斗中獲取。

  歲月更迭,精神的標桿旗幟仍力量非凡。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生產帶來的重重困難,大慶油田全年天然氣產量達46.55億立方米,超產0.55億立方米;天然氣銷量達30.85億立方米,超銷0.55億立方米,天然氣產銷量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連續10年穩步增長,海外權益產量箭頭向上,油氣當量繼續保持4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

  3.講求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

  “拿下大油田在于狠,開發大油田在于細;講干勁要猛如老虎,講細勁要細如繡花。”1960年4月召開的第一次油田技術座談會上,“尊重科學、重視實踐”“狠抓第一手資料”“一切經過試驗”成為共識。

  這種尊重規律、嚴細認真的作風,在會戰隊伍中蔚然成風,也深刻地影響著大慶油田后來的發展。

  “210.44萬次巡回檢查無一遺漏,5141.44萬個生產數據無一差錯,25.54萬張報表無一涂改,22400余天安全生產無事故。”大慶油田采油一廠三礦中四采油隊是“三老四嚴”發源地,如今保持著優異的工作成績,60年傳承弘揚的優良傳統從未改變。

  幾年前,油田進行“金牌采油隊”驗收。在中四采油隊驗收的前一天,一名采油工巡井時發現一口注水井的一個指標與金牌隊的要求有0.1兆帕的差距,立即向隊里匯報。

  如實上報數據,將會影響到一個重要的榮譽;忽略掉這個0.1的差距,換來的金牌將有“水分”。他們絲毫不猶豫,選擇如實上報。

  “寧要一個真實的數據,不要一個虛假的榮譽!”在中四隊人看來,“三老四嚴”講的就是實事求是,金牌丟了,可以再奪回來;傳統丟了,永遠無法彌補。他們像呵護眼睛一樣呵護手中的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才成就了今天的“四無”目標——干部無違紀、員工無違規、安全無事故、榮譽無水分。

  講求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就這樣在一代代石油人中堅守。

  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采油二廠劉麗工作室,如今是一個包含采油、集輸、測試、作業等10個分會,集培訓、研發、交流、攻關等功能于一體的創新聯盟團隊。

  求實,是團隊工作的基本經驗,也是團隊在創新路上披荊斬棘的有力武器。劉麗工作室的會員們長年在一線征集問題、選擇立項;每個月,會員們在研討會上匯報項目攻關進展,討論新的革新項目的想法。

  工作室領銜人、全國勞動模范、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劉麗每月參加各個分會的研討會,一旦有好點子,就立刻組織多工種進行聯合攻關。幾年來,劉麗工作室相繼研發“抽油機懸掛器”“機械密封測漏儀”等實用新型國家專利165項,群眾性技術革新1048項。持續的努力中,“專家技師聯合研發、革新工廠自主生產、示范區試用推廣”的“研產用”一體化模式逐步建立起來。

  科技創新的每一次突破都充滿艱辛,每一點進步都依賴扎實的成果。正因如此,在大慶油田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以“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為代表的一批批科技工作者,始終堅持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不斷向著一個又一個油田開采科技難題挺進。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系列教材和教師用書創編于2012年7月,專家團隊走一線、下井隊、跑場館、訪遺跡,不畏酷暑、廢寢忘食,經15次易稿,才編纂完成。“教材內容和教材編寫團隊本身,都是求實精神的代表。”大慶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韓邁說,“這來之不易的精神財富,一定要讓孩子們繼承下去。”

  4.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

  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石油格外珍貴,國家缺錢。鐵人王進喜作為第一批大慶石油人的代表,喊出了“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會戰隊伍為自己許下“先全局,后局部;先國家,后個人;先生產,后生活”的承諾,作出為了國家利益犧牲奉獻的偉大抉擇。

  為節約資金,大家就地取材蓋起當地人稱之為“干打壘”的土房子,來解決工人過冬的問題。干部群眾、男女老少齊上陣,卷起袖子動手挖土、打夯、挑水和泥,一起建房子。

  荒原上,出現了一批新的村落。當時的新聞報道中稱:看到了“干打壘”就像看到了當年的延安窯洞;來到大慶,就像回到了戰爭年代的延安。

  有這樣一筆賬,記錄著大慶石油人為國分憂的情懷——建造30萬平方米“干打壘”只投資了900萬元,如果建成磚瓦結構的房屋,大約需要6000萬元。在1960年國家經濟建設最困難的時期,為國家節省了半個多億元的資金。

  祖國至上、人民至上,個人價值和國家前途命運融合到一起;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深深融入大慶人那具有高度責任感的生產生活中。

  大慶市創業城街道創業八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崔秀楠,一名90后社區書記、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逆行者”。為了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她堅守崗位,一天睡眠不足4個小時,150天沒有見到女兒。

  大慶市公安局會戰分局社區警務三大隊大隊長門志新,一名忠誠保衛群眾安全的民警,一個居民依賴的“老大哥”,始終守衛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他化解風險于勤奮,解決矛盾于溫情,視群眾為家人,一切努力只為群眾需要。

  2018年11月,大慶市制發了《關于深入挖掘和踐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新的時代內涵的決定》,旨在構筑新時代昂揚向上、團結奮進的共有精神家園:

  ——講愛國,就要提升“政治堅定、對黨忠誠”的格局站位,強化“高揚旗幟、引領振興”的鞭策鼓舞。

  ——講創業,就要提升“全面系統、開放包容”的思維理念,強化“改革創新、攻堅啃硬”的氣魄擔當。

  ——講求實,就要提升“尊重規律、崇尚實干”的作風導向,強化“嚴謹精細、術業專攻”的能力本領。

  ——講奉獻,就要提升“勤勉敬業、真摯為民”的境界情懷,強化“淡泊名利、清正廉潔”的品德操守。

  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大慶精神肩負起新的重要使命。

  “一面紅旗紅一點,五面紅旗紅一片,百面紅旗迎風展,紅遍松遼大平原”。60多年時光,大慶既是一座日夜不停生產作業的大油田,又是一座振興發展的現代化大都市,這里走出無數模范人物,留下無數動人故事,不斷為大慶精神注入新的榜樣力量和時代價值。這些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標桿,是旗幟,它們將伴隨“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主旋律,繼續在大慶這座英雄城市的上空激蕩。(記者 彭景暉 張士英 張翼)

責任編輯:梁 海燕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