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街道紀念館社區地處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地——遵義會議會址之畔,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紅色文化延承,社區也因此而得名。
紅花崗區老城街道紀念館社區“會址旁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劉鯤鵬 攝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來遵義旅游參觀的游客特別多,作為紅城遵義的“會客廳”,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街道紀念館社區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服務功能,始終堅持做好服務紅色旅游、傳承紅色基因、講述遵義故事這一特色工作。
紅色義務講解員為少先隊員講解紅色故事。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街道供圖(資料圖片)
在老城街道紀念館社區的社區墻上,畫滿了黨史故事和長征故事,社區里的楊柳街還建立了開放式政治生活基地“黨員政治生活街”,依托這些紅色文化陣地,社區老黨員、老教師、老職工、黨政干部、曲藝能人、文化學者等組建“紅色義務講解員”隊伍,志愿向游客和群眾講述著長征事跡、遵義故事。
“新時代好少年”張瑞凝為游客作義務宣講。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街道供圖(資料圖片)
“我為遵義的紅色歷史感到驕傲,也希望可以有更多人了解遵義的紅色故事。”遵義長征小學五年級學生楊成野說,她也是遵義會議紀念館的一名“小小紅色義務宣講員”。
“我希望讓更多的孩子、年輕人了解長征的故事,讓他們接受這段歷史文化的滋養。”51歲的孔霞是遵義會議紀念館首任館長、老紅軍孔憲權的后代,開展義務宣講7年來,她的業余時間都用來傳播遵義會議精神和長征的故事。
紅花崗區“老城記憶”歷史文化墻。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街道供圖(資料圖片)
在遵義會議會址門前,60歲的退役軍人郭云山主動穿上志愿者紅馬甲,引導游客預約登記、有序排隊、掃描健康碼。
“老城是展示遵義形象的一個窗口,自從當了兵,入了黨,為市民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就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擁有近40年黨齡的郭云山是老城街道“遵義戰士”新征程志愿服務隊的一員。這支志愿服務組織成立于今年3月,截至目前已開展志愿服務數十次,出動志愿者數百余人次。
在距離會址不遠的紅軍街中段的木質廊庭下,陣陣優美的紅色旋律吸引了不少過路群眾駐足聆聽。59歲的紅軍街商鋪老板謝宇平也立于其中,跟著輕聲合唱。
紅色歌曲合唱團正在演唱歌曲。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街道供圖(資料圖片)
“臺上唱歌的這支合唱團從2014年成立后,每天都堅持到這廊下演唱紅色歌曲,每次聽到他們的演唱,我的內心總是很激動。”謝宇平是這支紅色歌曲合唱團的忠實聽眾,他記得“七一”當天,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與合唱團共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那樣的場景,讓現場的每個人都難以忘懷。
在老城街道,在紀念館社區,像“遵義戰士”新征程志愿服務隊、紅色歌曲合唱團這樣的志愿服務組織還有很多。為建好、用好、管好這些紅色隊伍,真正實現志愿服務從量變到質變轉化,老城街道積極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創新,探索設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日”,創立“‘講’政策時事、‘評’身邊好事、‘幫’群眾難事、‘樂’文藝美事、‘慶’節日喜事”的“一日五事”工作法。并通過運用好“黨員政治生活街”“紅色義站”“羅其義先鋒工作室”等服務陣地群,構筑起新時代文明實踐“一刻鐘生活服務圈”,實現“讓群眾看得見、聽得懂、有認同、愿參與、真點贊”的目標。
老城街道的“紅色義站”。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街道供圖(資料圖片)
在老城街道紀念館社區,所有“紅色義站”都按照“十個一”標準化配置:一杯水、一把傘、一只急救藥箱、一個預約電話、一個統一標識……每個“一”都是游客和群眾的平常之事、生活之需。
老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顏學彬說:“老城街道立足紅色圣地打造精神高地,打造了‘一所七站’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圍繞游客和群眾的平常之事、生活之需,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常常看到志愿者們出現在大街小巷,維護著老城的秩序與和諧,自己也想利用暑假時間參與志愿服務。”大學生李星池來到老城街道紀念館社區居委會,表達了自己希望成為一名志愿者的意愿,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成功注冊成為了一名志愿者。
遵義市志愿者的“大本營”之一——遵義市義工聯合會,同樣位于遵義老城核心區。作為遵義市首家在民政部門注冊登記的志愿服務組織,遵義市義工聯合會的注冊義工由成立之初的42人發展到如今的3萬余人,有團體會員單位50家,志愿服務專業隊伍20支,曾先后獲得“全國優秀志愿服務組織”“貴州省優秀服務組織”等多項榮譽。
貴州省遵義市義工聯合會會長、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美志愿者、貴州省道德模范卓先順介紹說,義工聯合會以“遵義義工”品牌為統領,突出“遵道行義·人人義工”服務主題,堅持紅色傳承,弘揚志愿精神,群眾需求在哪,志愿服務就覆蓋到哪。
在老城這方蘊藏著渾厚紅色歷史的熱土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正逐步實現天天見、日日新,水長流、不斷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伴隨著代代綿延的紅色血脈不斷接力,文明之“花”在紅城“會客廳”永遠絢麗綻放。【記者:石影(遵義日報)、陳淑蘭(紅花崗融媒體中心 )、劉鯤鵬(中國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