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江滿鳳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前為前來參觀的游客唱《歡迎各位來井岡》。視頻來源:中國文明網
提到井岡山,你會想起什么?
這里被稱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中國共產黨在這里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
對許多人來說,井岡山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文明網“文明在這里”報道組來到井岡山,學習“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
在那里,有幾張面孔讓我們印象深刻,我們試圖通過他們探尋井岡山精神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黨史專家饒道良:這里是安放靈魂的家
清晨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前,饒道良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小跑過來。雖然提前約好了采訪時間,但參觀人員多,接待任務重,他還臨時有個會議,我們的采訪只能匆匆在場外進行。
7月13日上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革命歷史博物館管理辦公室主任、研究館員饒道良接受“文明在這里”報道組采訪。汪增澤 攝
饒道良是研究井岡山精神的專家。他大學畢業后,選擇到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工作,30多年過去了,研究井岡山精神的書他出版了十幾本。
井岡山精神,對饒道良來說,有著無窮的魅力。為了研究一份資料,他可以幾天幾夜待在辦公室,有人看到的是汗水、疲憊,但他體會到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快樂。
饒道良給學員講課,經常講著講著,就流淚了。對待工作,他有著一種近乎“朝圣”的心態,不容任何人有絲毫懈怠。
他無數次講述曾志同志的故事。曾志是井岡山斗爭時期的老紅軍,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但他把自己的兒子留在井岡山當農民。饒道良說,直到現在,曾志兒子的兒子也還在井岡山當農民。有人問曾志:為什么不把孩子接到北京?曾志說:“毛主席的兒子能去前線打仗,我的兒子為什么不能當農民?如果都不當農民,我們吃什么?共產黨的官如果都這么做,那就不叫共產黨。”
2021年7月1日,饒道良參加江西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榮獲“江西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采訪對象提供
饒道良很感性。講到動情處,常常眼圈泛紅,學員們聽得入了神。饒道良說,曾志等老一輩共產黨員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反思。饒道良和曾志的女兒陶斯亮相識多年。有一次,陶斯亮自己購買了門票悄悄來到博物館參觀。“她知道不能搞特殊,尤其是共產黨員的子女。反觀現在一些人習慣走后門,這不是對我們最好的教育嗎?”饒道良說。
饒道良也很理性。“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饒道良說,研究井岡山精神,他身浸其中,能感受到井岡山精神帶給自己的不竭動力和精神滋養。20多年前,南方一所高校邀請他去工作,薪水比在博物館高出不少,但他拒絕了。因為在他心里,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不僅是他傾注心血、樂在其中的舞臺,也是他靈魂安放的家。<
農家婦女江滿鳳:心里裝著井岡山
江滿鳳在龍潭景區為游客唱歌。資料照片
“我就是一個農村婦女,沒什么文化。”這是江滿鳳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她常年默默資助貧困學生,孝敬孤寡老人,被評為“中國好人”。因為總給游客唱紅軍歌曲,她被稱為“井岡百靈”。
說起唱歌,江滿鳳滔滔不絕。
第一次,是在1997年,那時的江滿鳳是井岡山龍潭景區的一名保潔員。龍潭景區山高水急,路滑坡陡。有一天,一群游客走到半路累了,不打算往上走了。江滿鳳急中生智,唱起了井岡山山歌:“紅軍阿哥你慢慢走,小心路上有石頭,碰到阿哥腳指頭,痛到老妹的心里頭……”大約是這歌聲感染了疲憊的游客,大家紛紛往上走,想探尋這天籟之音出自何人?從那以后,游客常能聽到她的歌聲。有游客給江滿鳳一些錢,但她從來都不收。“唱歌是因為喜歡,不是為了掙錢。”
7月13日,江滿鳳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內,接受“文明在這里”報道組采訪。汪增澤 攝
這首《紅軍阿哥你慢慢走》,有來頭。
江滿鳳的爺爺江次華,1927年參加革命,是一名文藝宣傳兵。爺爺1929年給家中寄過最后一封信,以后就杳無音訊,唯一留給家人的,是一本歌謠本。12歲那年,第一次看到爺爺留下的歌本時,喜愛唱歌的江滿鳳如獲至寶,把歌本珍藏起來。唱爺爺留下的歌,成了她唯一的愛好。
曾有導演邀請江滿鳳去北京錄制歌曲,并承諾給她一筆不菲的報酬。這對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兩個女兒都在上學的江滿鳳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
江滿鳳又拒絕了。“我是紅軍的后代,把爺爺的歌唱給大家聽,也是為宣傳井岡山作貢獻。”江滿鳳還寫了一首歌《歡迎各位來井岡》,她把這首歌和爺爺留下的歌放在一起,自掏腰包錄制了1000份光盤,送給朋友。“誰喜歡就拿走,大家記住井岡山就行。”
江滿鳳很樂觀。她去年患了癌癥,一直瞞著大家,在當地悄悄做了手術。在她眼里,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難,只要一唱起爺爺的歌,就覺得渾身都是勁。
唱歌,對江滿鳳來說不止是喜歡,更是她向游客傳遞井岡山精神的方式。
“海歸”青年毛浩夫: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2017年11月17日,毛浩夫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參觀。申宏 攝
毛浩夫的爺爺,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毛秉華。毛秉華是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原館長,五十年如一日宣講井岡山精神。在毛浩夫的印象中,爺爺總是和紅色教育分不開。
“爺爺,現在都流行傳家寶,您給我的傳家寶是什么?”
“我這滿屋子的書和資料,都是你取之不竭的財富。”
2017年11月17日,毛浩夫(左)向爺爺毛秉華請教黨史問題。申宏 攝
回想起2016年和爺爺的對話,毛浩夫難掩哽咽,“別人給子孫留下的是房子、車子、票子,爺爺卻指著一堆快要發黃的書說,這都是寶貝!我當時不理解,但現在懂了。”
毛浩夫畢業于英國某大學國際金融與貿易專業,回國后本來在一家企業工作,但一次陪爺爺調研的經歷,改變了他的從業之路。
2016年冬天,毛浩夫休假,88歲的爺爺為了考證一支部隊的番號是否和當年在井岡山的紅軍有關系,一路坐汽車換火車,從江西到河北,座談、查閱資料。雖然經過一番周折,證明了兩者之間并沒有關系,但毛浩夫卻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決定辭掉在企業的工作,來到江西干部學院,擔任現場教學老師。
毛浩夫在茨坪革命舊址群現場教學。采訪對象提供
毛浩夫說,自己曾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看到一張紅軍干部寫給妻子的英文賀年卡。后來了解到,在90多年前的井岡山,“海歸”并不罕見。他在心里這樣對自己說: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接過爺爺的接力棒,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就是為祖國作貢獻,就是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做好講解,絕非易事。爺爺留下的書成了毛浩夫的老師和財富。一次,在講解《井岡山土地法》時,有人問當時規定的土地權利,是所有權還是使用權?一下子就把毛浩夫難倒了。講解結束后,毛浩夫跑到爺爺的辦公室,一番檢索后,終于解惑。
毛浩夫(右四)在茨坪革命舊址群現場教學。采訪對象提供
除了用英語給外賓做好講解服務,毛浩夫還從全球化的角度,思考用更適合年輕人的方式進行宣講。如今,他作為井岡山市毛秉華工作室的負責人,正在聯合相關單位,研究用紅色文化+AR/VR技術,打造一批紅色IP人物故事。
“很快第一批人物就會制作出來,希望用更有趣的方式為青少年講述紅色故事。”
青年毛浩夫的長征路,自信又沉穩。
小講解員余梓洋:聽黨話 跟黨走
7月13日下午,余梓洋在井岡山小井紅軍烈士墓前為前來參觀的游客講解紅色故事。原茵 攝
7月中旬的井岡山,小井紅軍烈士墓前,一群游客正在聽一名穿著紅軍服,戴著紅領巾的學生講解。講到情深處,小講解員潸然淚下,聽眾也不禁擦拭著眼淚。
小講解員余梓洋今年12歲,身上卻有著很多寶藏身份:全國新時代好少年,井岡山小紅軍報告團團長,中共第一屆湘贛邊界特委常委、原寧岡縣工農兵政府主席謝桂標烈士的第四代紅色傳人。
小學二年級時,余梓洋就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閱讀紅色書籍,聽爸爸媽媽講紅軍烈士的故事。無處不在的紅色教育,養成了她又紅又專的紅色氣質,也使她成了井岡山上名氣不小的小紅軍講解員。
余梓洋和家人。采訪對象提供
第一次做講解,是余梓洋3歲的時候。媽媽是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志愿者講解員,每次宣講都會帶著余梓洋。媽媽給游客講,余梓洋看著媽媽講。有一次,媽媽生病了,余梓洋就走上前,有模有樣地學著媽媽,竟然一字不差講了下來。從此以后,媽媽就開始發掘余梓洋的講解天分,帶著她去各個景區義務講解。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原館長毛秉華看到余梓洋的講解,高興地把她收為徒弟。
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為了更多了解紅軍故事,感受井岡山精神,2017年7月,余梓洋帶著砍刀,穿著草鞋,跟爸爸媽媽一起翻越新老七溪嶺。這是井岡山斗爭時期,紅軍取得龍源口大捷的地方,也是余梓洋的太爺爺謝桂標走過的路。回憶起那次“旅行”,余梓洋笑著說,在路上遇到一塊3米多高的大石頭,怎么都爬不上去,有點泄氣。“爸爸媽媽讓我想想太爺爺當年為什么能走過去,最后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我爬上去了。”在余梓洋心里,革命先烈最偉大,想想他們,再大的困難都能克服。
在一次次挑戰和跨越中,余梓洋變得更加堅強、成熟和樂觀。點開她的微信,昵稱“井岡山小紅軍”。朋友圈中,詩意的文字中透著愛國愛家的少年情懷。7月1日當天,在觀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直播后,余梓洋寫下這樣一段話:“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從小聽黨話,永遠跟黨走,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說起理想,余梓洋笑著說,現在做小紅軍講解員是最快樂的事情,她要做好自己,帶動更多的學生加入紅色講解。長大后,想做一名外交官。理由是:外交官為國發聲,她也想像他們那樣。
在紅色搖籃井岡山,像饒道良一樣把研究黨史當作信仰,像江滿鳳一樣向游客宣傳井岡山,像毛浩夫一樣把青春獻給井岡山,像余梓洋一樣從小就在心里種下紅色種子的人,還有很多。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群人,紅色基因才能代代有人傳,紅色江山才能代代有人扛。
紅色井岡山,魅力無窮,讓人留戀。如果你曾來過,歡迎再來。來到這里,你會有新的發現......【“文明在這里”采訪報道組 姚杰 原茵(中國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