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參觀學習的學生們在留言墻下宣誓
位于贛閩粵三省交界處的江西省尋烏縣,在革命戰爭時期是一片紅色熱土,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尋烏調查紀念館,位于該縣城南門外的馬蹄崗,“唯實求真”的尋烏調查精神便在這里誕生。
走進尋烏調查紀念館,只見院內青草幽幽,樹木青翠,大門口處“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和“在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字跡格外醒目。
毛澤東尋烏調查舊址。尋烏縣委宣傳部 供圖
調查研究“傳家寶”代代相傳
尋烏調查紀念館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主要由毛澤東同志舊居、尋烏調查陳列室、紅軍醫院、紅四軍干部會議舊址等組成,保留著當年革命先輩曾住過的簡陋房屋,有毛澤東、朱德、古柏等老一輩革命家戰斗過的痕跡。
1930年5月,毛澤東率領紅四軍來到尋烏,做發動群眾工作,駐留了近一個月。在這段時間里,毛澤東對尋烏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階級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全面系統而詳細的考察分析,對尋烏進行了一次深入的社會調查。
通過此次調查,毛澤東寫下了《尋烏調查》和《反對本本主義》兩篇光輝著作,首次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等著名論斷,初步形成了毛澤東思想中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的思想。
為了發揚“唯實求真”的尋烏調查精神,2017年7月到8月,圍繞“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推動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主題,中宣部調研組下沉一線,深入到尋烏多個村莊實地調研,開展了“尋烏再調查”,對尋烏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生活、村風民風、鄉村治理等各方面的情況進行了“一簍子”摸底,最終形成《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推動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尋烏扶貧調研報告》。在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尋烏人民自強不息,兩年后,以“零漏評、零錯退、滿意度99.2%”的優異成績,順利脫貧摘帽。
尋烏縣黨員干部在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尋烏調查紀念館供圖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熠熠生輝的尋烏調查精神,滋養著一代又一代黨員干部,用調查研究的方法,不斷迎接改革發展進程中遇到的新挑戰。
紅色資源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
2015年,尋烏調查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近幾年,前來紀念館參觀學習的各地游客逐年增多,每年都達15萬人次以上,特別是寒暑假期間,以學生為主的參觀人群更是絡繹不絕。”講解員何惠芳介紹道。
小朋友們在參觀尋烏調查紀念館。張慧磊 攝
在采訪中,一群紅領巾尤為引人注意,他們一邊聆聽老師的講解,一邊認真做著筆記。
“趁著暑假帶孩子們來參觀,讓他們在歷史故事中感受革命精神,把愛國情懷的種子植入孩子們的心靈深處。”尋烏縣城北小學鐘銘珍老師說。
“正因為無數革命先輩們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才有了我們今天繁榮富強的生活。今后,我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擔當起時代重任。”江西省贛州市贛南醫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隊長韓鑫斌在參觀尋烏調查紀念館后備受鼓舞。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在陳列館的“我想對黨說”留言墻上,前來參觀學習的學生們寫下對黨和祖國的深情祝福,并齊聲喊出錚錚誓言。
尋烏調查紀念館賡續紅色血脈,讓青少年接受了紅色文化教育,培育了愛國主義情懷,讓“尋烏調查”這張紅色名片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拓寬志愿服務“朋友圈”
近年來,尋烏縣不斷拓展和整合紅色教育資源,大力發展志愿服務,多渠道傳播毛澤東尋烏調查故事,多途徑弘揚尋烏調查唯實求真精神,發揚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據尋烏調查紀念館館長侯愛萍介紹,為進一步弘揚尋烏調查精神,紀念館著手培養了一批小志愿者講解員。
“紅領巾”講解員正在講解。汪增澤 攝
“剛來紀念館時,我對尋烏調查的故事并不熟悉,經過老師們的培訓指導和實踐演練,講解已經得心應手了。雖然講解了很多遍,但每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獲!”“紅領巾”講解員李天悅是該縣城關小學一名五年級學生,有空都會來紀念館講解。
“紅領巾”講解員李天悅在講解。鄒忠輝 攝
“孩子們報名踴躍,學得認真,目前已培養了兩批近40名小志愿者講解員,為尋烏調查的傳播注入了新活力。”侯愛萍說道。
用文創產品“講述”尋烏調查故事
依托紅色資源,尋烏致力于開發文旅創意產品傳播尋烏調查故事。2019年,尋烏縣與第七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組委會合作,面向數百家全國參賽高校師生,圍繞尋烏的紅色歷史、旅游資源等征集創意產品。
雙肩包、帆布袋、筆記本、搪瓷杯、尋烏調查紀念館立體拼接模型等部分文創產品投放市場,參展文博會、旅博會等。
這些植入尋烏調查精神的文創產品,或形式新穎具有藝術價值,或款式實用深受游客喜愛,實現了讓游客“帶走”尋烏調查精神的效果。
“我們要搭乘數字時代的快車,把尋烏調查紀念館搬到網上,讓全國人民足不出戶就能參觀。”侯愛萍說,希望通過打造永遠開放的紅色展館,讓更多人知曉毛澤東尋烏調查精神,讓唯實求真的精神薪火相傳。【“文明在這里”采訪報道組 謝夢云(尋烏縣委宣傳部)、張慧磊(中國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