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中國文明網
在江西井岡山北山烈士陵園腳下,有一個“紅色名村”——茨坪村。
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這里家家是紅軍營房,人人都是“擁軍模范”。“毛主席坐上席”“李尚發珍藏一罐食鹽”的故事都發生在這里,這里被譽為“革命搖籃之村”。
茨坪村一角。白靈 攝
如今的茨坪村,街道干凈整潔,房屋統一規劃設計,飛檐翹角馬頭墻獨具江南風韻,游人如織,成為井岡山紅色旅游的一道亮麗風景。
茨坪村新貌。肖青勝 攝
不能富了口袋,癟了腦袋
“你知道嗎?咱們村里的路燈會講故事?!辈胚M入茨坪村,95歲村民李洪生就告訴記者。
茨坪村的路燈。肖青勝 攝
茨坪村的路燈大部分為褐色,底座上有井岡山和五角星的標識,還刻著“茨坪故事”幾個字,上端為盛開的杜鵑花造型,摁下燈桿上的黑色按鈕,故事娓娓道來:“我的父親李國和,他27歲參加紅軍,28歲犧牲在八面山作戰中……”
這個路燈,就在李洪生家前面,講述的是父親李國和參加紅軍的革命故事。這是茨坪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創新舉措。
茨坪村村民帶孩子聽路燈講故事。肖青勝 攝
“茨坪村最珍貴的是紅色文化資源,我們要發展好,利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不能讓老百姓富了口袋,癟了腦袋。”茨坪村社區居委會主任李陽華告訴記者。
茨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理論宣講活動。張慧磊 攝
打造好一個場地是首要舉措,社區將村里的宗族祠堂改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有文化活動中心、村史館等。茨坪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黨史宣講、文藝演出、紅色主題展覽等活動,讓紅軍后代、博物館講解員上臺講故事,以鮮活的形式,讓紅色文化、紅色精神入耳入腦入心。
79歲的村民李少桂告訴記者,村民們經常到實踐站觀看紅色電影,聆聽政策宣講,大家受益良多。
井岡山斗爭時期茨坪村村民為紅軍戰士編制的草鞋。姚杰 攝
為了留住紅色記憶,茨坪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上門收集村民口述故事。整理收集了“紅軍公賣處”“黃洋界的迫擊炮”“旗羅垇勇殺尹道一”等60多個故事。這些故事在村史館陳列,收錄進《茨坪記憶》一書,還在18盞路燈上播放。
茨坪村還建設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豎起具有紅色名村特色的文化柱,繪制紅色故事墻,制作39塊地雕,讓紅色文化浸潤村莊的每一個角落。
有志愿者幫忙,很滿意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重在“做”,貴在“實”。
茨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服務臺。張慧磊 攝
茨坪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新推出“三線五彩”工作法,即黨員干部融入社區一線、各方資源傾斜社區一線、工作重心下沉社區一線;成立星火相傳五彩志愿服務隊,每一種顏色就是為民辦事的一股力量——紅袖章巡訪調處隊、藍領巾醫療保健隊、綠之源環境保護隊、青之稞家政服務隊、紫蘭香文化宣傳隊,目前志愿服務隊成員約60余人,他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平臺,開展“你點單,我跑腿”的服務。
“志愿者經常到我家幫忙做事,很貼心!”接受采訪時,60多歲的退役軍人鄒富才豎起大拇指,志愿者的傾情服務讓他十分滿意。
“目前,我們已經累計開展志愿者活動120多場,解決居民實際困難60余件,服務群眾300余人次?!崩铌柸A說,下一步他們還將結合區域特色,不斷升級紅色陣地,打造紅色場館,構筑紅色商圈,建成有特色、有亮點、有看點的“紅色教育集群”。【“文明在這里”采訪報道組 白靈(井岡山報)、原茵(中國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