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濟南市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第五社區私拉電線清理工作正穩步推進。甸柳新村街道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負責人馬玉樂介紹,這里是開放老舊小區,居民私拉電線較多,存在安全隱患。
今年,濟南市爭創文明典范城市,老舊小區飛線問題首次納入考核范圍。甸柳新村街道第五社區網格員走街入戶,為當地居民“量身打造”安全充電設施。同時,街道統籌多方面資金做好兜底。
濟南市把市民對日常生活的“訴求清單”變成文明城市創建的“責任清單”,從百姓“急難愁盼”事入手,以更嚴標準更高要求,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的深度廣度,用群眾“點贊量”檢驗文明創建“含金量”。
“幾萬平方米違建順利拆除,生態傷疤變成城市花園,群眾期待變成現實。”談及佛慧山景區生態恢復工作成效,市民巡訪團團長辛安感慨萬千。為了守護“山泉湖河城”渾然一體的獨特風貌,濟南市堅決打好藍天、青山、碧水、名泉保衛戰,新增和提升綠化478萬平方米,建成228座口袋公園、街頭游園,復綠增綠588萬平方米,重點泉群持續噴涌18年。“聽得見泉水叮咚、看得見一城山色”成為常態,接連獲評全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
濟南以科技信息技術為依托,搭建遍布城鄉、時時在線、聯通干群、良性互動的支撐平臺。創辦協商民主“商量”平臺,組織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政府部門代表來到群眾中、商量身邊事,先后開展34個商量專題。創新搭建市民文明激勵回饋平臺和市民微信監督平臺,吸收熱心市民提出的意見建議10萬余條,促進形成了群眾從“袖手看”到“拍手贊”,再到一起“動手干”的生動局面。
濟南不斷健全常態長效機制,鞏固擴大創建成果,推動創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為了讓“熱點訴求”變成“管理規范”,濟南加強城市管理、市民行為規范、革除陳規陋習等方面立法工作,出臺了《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規,市級86部新立地方性法規中有49部涉及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以前停車位劃區混亂,不僅停車不方便,還存在安全隱患。自從小區有了帶頭人,帶領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干,小區管理好多了,我們也更舒心了。”提起濟南章丘區明水街道匯泉社區電業局小區的變化,居民們贊不絕口,這些可喜變化都歸功于“院落黨支部”的建立。
明水街道是章丘區的主城區、老城區,轄區內老舊小區、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城中村多,治理任務重。明水街道將小區院落作為網格化的微小單元,結合樓院實際,探索建立“功能型”院落黨支部,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聯動組織架構,走出一條“黨建領治、創新善治、群眾自治、共建共治”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濟南著力做好“文明大文章”,推動城市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市容環境發生變化,文明水平得到提高,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王金虎)
-
(2021-11-09)
-
(2021-11-09)
-
(2021-10-28)
-
(2021-10-28)
-
(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