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小巷,是城市之窗,于細微處展示著一個城市的形象,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由于歷史原因,這些小街巷在發展中逐漸和城市面貌脫鉤,變成城市管理的難點。2017年以來,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為契機,浙江省麗水市全面開展處州小巷工程,變“難點”為“亮點”,將一條條小巷改出了美麗、改出了民生,獲得了居民的認可。
一、沉寂:曾經的“市中心”變成城市管理死角
處州小巷總共有7條,分別是劉祠堂背、文昌路、桂山路、紳弄、泰山弄、醬園弄、營房弄,這些小巷分布在城區中心,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記憶和人文基因。近些年來,這些曾經繁華的老街老巷卻慢慢被現代化城市所遺忘,缺乏投入和治理的小街巷逐漸和城市面貌嚴重脫鉤,讓世代居住在此的居民心里很不是滋味。由于配套設施不全、環境衛生問題突出,這些小街巷道路坑洼、黑燈瞎火、沒有綠化,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拉亂掛、車輛亂停等問題隨處可見,變成了城市管理死角,給沿街市民的工作、生活造成諸多不便。
二、蛻變:“邊角地帶”重新煥發生機
小街小巷作為城市的毛細血管,雖然空間小,人口密度卻很大,對其進行整治改造關乎百姓的幸福指數。2017年以來,市區兩級精心確定設計方案和工作計劃,強力推進處州小巷工程。一方面,快速完成平整道路、規整管線、拆除違建、粉刷建筑立面、路面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修建花壇、見縫插綠、墻畫雕塑等美化工程也一項項完成。原本臟亂差的小巷里弄變得整潔、通暢、有序,轄區居民推窗見綠、出門賞景,小巷漸漸熱鬧溫暖了起來。
三、鑄魂:復活處州千年記憶
處州是麗水市的古稱,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坐落于市中心的處州小巷有著豐富的歷史和人文內涵,集聚了湯顯祖恩師何鏜故居、麗水中心縣委舊址等眾多文物遺址,這些文物遺址是文脈傳承的載體;老麗水人代代銘記的歷史,則是城市的靈魂。萬象街道在不影響原有歷史風貌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歷史和人文文化,按照不同小巷的特點,分別做好設計規劃,每條小巷圍繞一個主題進行提升改造,分別是:桂山路——攝影文化主題,紳弄——鄉愁與處州士紳文化,劉祠堂背——劉基文化主題,文昌路——“千年古城,文運隆昌”,醬園弄——醬園文化主題,營房弄——草藥養生主題,泰山弄——甌江文化主題。在改造過程中,街道精心對每條街巷墻面布置相應主題的歷史文化景框,分別設計制作不同風格的公益廣告和公益小品,設置獨具特色的路標、門牌。改造后的小巷有故事、有文化、有靈魂,不僅勾起了老麗水人的處州記憶,還有很多游客慕名前來了解處州文化,成為宣傳處州千年歷史人文底蘊的窗口。此外,街道還根據每條小巷的主題設計垃圾桶、休閑座椅、裝飾燈桿等公共設施,營造休閑氛圍,讓路人愿意停下腳步,駐足觀賞。
四、認同:在改變中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由于工程改善涉及居民多、利益矛盾多、改造難度大,在工程推進之初部分商戶擔心改造影響生意、居民擔心影響日常生活,對工作并不是十分配合。隨著處州小巷從內到外的蛻變,破損路面變得順暢整潔,衛生死角已不復存在,文化氛圍日益濃厚,市民的生活環境煥然一新,大家對處州小巷工程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與日俱增。許多居民從剛開始的不理解,轉而開始主動維持環境,誰都不好意思做出破壞環境衛生的行為。甚至還有居住的市民主動提出自掏腰包,對自家門前的環境進行修繕。對街道而言,從處州小巷工程收獲的是市民自覺維護城市環境的意識,更是治理理念的轉變、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浙江省麗水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