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新背景
2015年以前,福建省廈門市南湖公園景觀破舊,非機動車隨意入園、噪音擾民、小攤小販橫行等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隨意踐踏破壞綠化行為屢禁不止,公園秩序不盡如人意。為解決公園管理中出現的困境,廈門市以“同愛一片湖,共建一個家”為公園治理理念,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為引領,以全國文明城市檢查實地考察場所共建認領為抓手,結合公園物業化管理、公園智慧管理平臺建設等創新管理手段,“市民園長”創新管理模式,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公園秩序得到顯著改善。
二、主要做法
(一)引入創新模式。2015年起,廈門市以南湖公園為試點,開始了“市民園長”創新管理模式的創新。通過4年多的實踐,廈門市通過制定“帶著走、陪著走、跟著走”的三步走戰略,培育、發展“市民園長”創新管理模式,廣泛征集、聽取市民的意見建議,讓周邊市民真正參與到公園管理中,搭建起了公園管理者與市民、游客之間的連心橋。同時,結合廈門市委文明辦制定的《全國文明城市檢查實地考察場所共建認領細則》,激發各共建認領單位的積極性,通過實地認領單位與“市民園長”創新管理模式的強強聯合,把周邊各種文明治理力量變為公園管理中的左膀右臂,多措并舉,形成多方參與、多方共管、多方推進的園區精神文明創建風貌。
(二)擴寬創新途徑。2016年,廈門通過制定《廈門市筼筜湖管理中心公園物業化管理辦法》等規范、標準,創新公園管理途徑,率國內行業之先,在南湖公園開展公園物業化試點工作。在公園日常管理中融入住區物業管理模式,將公共空間營造出“家”的氛圍,鼓勵受眾者共同參與“家”的治理,打造以精神文明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五位一體”公園物業管理模式,進一步確保公園的綠地養護、環境衛生、安全秩序、設施維護等全方位提升,為市民游客提供優美、和諧、舒適、安全的游園環境,提高了公園溫馨指數和滿意度,提升了公園品質和服務質量。
(三)突破創新手段。為保障創新模式的實際運作,廈門市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搭建起涵蓋園林綠化、秩序管理等多領域的公園智慧管理平臺,實現了對公園的過程管理、量化考核、實時監督、即時反饋。同時,通過優化人機界面設置及采用便捷的手機移動終端,實現全員參與管理,達到節約管理人力、提高管理效能、提升管理水平的預定目標。在日常監督及管理中,實現過程管理和細節管理,有效杜絕假、大、空和人為因素干擾養護質量評價的情況,為考核評估、管理費用撥付提供可信、可靠依據,有力保障了創新管理模式的運維。
三、創新亮點
(一)注重黨建引領,筑牢戰斗堡壘。廈門市將南湖公園系列文明創新管理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城市基層黨建、“深化大學習、提振精氣神”系列要求等相結合,以“優服務、共管理、樹形象”為主題,發動黨員參與公園管理。
(二)突出群眾參與,拓寬共治渠道。在“莫蘭蒂”臺風災后重建等公園民生設施建設中,廈門市通過“市民園長”創新管理模式,積極動員群眾參與公園建設,共計開展問卷調查7場(次),收集調查問卷300余份,開展現場踏查30余場(次),進一步擴充群眾知情與監督渠道,激活群眾和社會的力量,凝聚了社會參與的共識,壯大了公園管理的“朋友圈”,初步形成了“同愛一片湖、共建一個家”的各方齊參與的局面。
(三)創新管理模式,打造公園品牌。通過“市民園長”創新管理模式,逐步讓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公園的日常管理和監督,做到公園管理人人參與,為所轄園區環境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也使“市民園長”“公園物業化管理”“公園智慧平臺”3個南湖公園系列創新品牌深入人心,形成了與社會各界良好的互幫互助的聯系,形成了品牌效益,有力地推動了公園文明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四、實際成效
(一)市民、游客反饋好。在4年多的運行中,南湖公園精神文明風貌得到顯著提升,公園環境、秩序得到極大改善,噪音擾民等老大難問題得到有力控制,獲得了周邊群眾的廣泛贊許。
(二)輿論、媒體反響好。自開展“市民園長”創新管理模式以來,共計接待新華網、福建省新聞頻道、廈門日報、廈門電視臺、廈門晚報等中央、省市媒體采編20余場(次),有關經驗及做法在新華網等主流媒體平臺上獲得正面報道,其中,“勸導膀爺”活動獲得中國文明網轉載報道。
(三)實踐、成效反映好。2020年以來,通過與全國文明城市檢查實地考察場所共建單位、南湖公園“市民園長”及其團隊等多方團體共同協作,共開展志愿活動60余場(次),協調解決園區難點問題4個。同時,連續3年在中、高考期間,在南湖公園開展持續30余天的降噪志愿行動,在暑期期間積極宣傳市委文明辦“文明度夏”倡議,累計參與人數達到400余人次。大力倡導文明鍛煉、文明健身,進一步夯實了南湖公園柔性管理的群眾基礎,進一步激發更多市民、游客參與南湖公園的共同治理,有效提升了公園管養水平和公園溫馨指數。(福建省廈門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