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男,1973年7月生,中共黨員,原安徽省合肥市王大郢社區黨委書記、王大郢社居委主任。2021年12月14日,王大郢社區換屆后第一次會議上,48歲的社區書記李俊暈倒后再也沒醒過來。8天后,家人簽署了器官捐獻志愿書,這曾是他舉雙手贊成的決定,生命燃燒到了盡頭,也要以另一種方式去照亮別人的明天。李俊曾獲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心系工作 最終倒在工作崗位
2021年12月14日,合肥市120急救中心的接診單上記錄著李俊生命的最后一刻:病人在單位開會時突然昏迷,心跳無,瞳孔放大、無意識。
2021年12月13號晚上,李俊一直失眠,12點半還跑到客廳,在紙上列出換屆后社區的重點工作和兩委的分工安排……12月14日,新一屆的兩委會議上,大家正謀劃布置“開門一件事”時,坐著聽取意見的李俊突然倒了下去。“李俊身體一直很好,也有鍛煉的習慣,第一反應是可能就是累了,低血糖,但發現怎么喊都沒反應。我們都慌了,趕緊撥打急救電話。”同事蔡靜靜說,“李書記每天上班最早,走得最晚。這段時間換屆選舉政治性強,任務重、時間緊,宣傳發動、談心談話、開會布置,他忙得體檢都沒來得及去。”這個大家心里的“拼命三郎”倒下了,在他剛剛上任社區主任的第二天。
以群眾為重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
2021年12月24日,冬雨蒙蒙,合肥殯儀館的告別大廳前,王大郢社區居民自發戴著口罩手執鮮花,眼含熱淚,一起送別因公殉職的社區黨委書記、社居委主任李俊。
2016年,李俊擔任王大郢社區黨委書記。王大郢社區是典型的城中村和現代化居住小區交融的城郊社區。城中村夏天蚊蠅亂飛,冬天污水橫流,居住環境狹窄厭仄,停水斷電時有發生,群眾生活、出行極為不便。上任伊始,他就暗下決心,要把推進王大郢城中村改造項目作為工作的“頭等大事”。征遷過程中,他帶領社區黨員包戶,動員搬遷,幫算賬、幫簽約、幫找房、幫搬家……房子拆了,卻“拆”出了感情。王大郢城中村改造項目拆除自建房、商品房、工業園等房屋面積約30萬平方,相繼建設沁苑、甘棠苑、欣苑等回遷小區,安置房屋1800余套,完成近2000戶的交房,近5000名居民住上了新居。“現在住在嶄新的回遷樓里,小區環境好,每天沒事我就下樓轉轉,跟著一幫老姐妹跳跳廣場舞,生活實在太愜意了,真感謝李書記給我們帶來了好日子。”67歲的王大媽開心地說道。
2009年建成的淝河路玫瑰紳城小區是轄區內的商業化小區,由于建設年份久遠,小區內40多部電梯屢屢罷工,1800多戶業主深受電梯問題的困擾,物業和業主矛盾突出。因當時安裝電梯的廠家已破產,許多零件無法購買,加上維修資金來源等問題,電梯維修問題一直未得到妥善解決,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李俊召集小區支部、物業公司、業委會進行多輪商討,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居民出30%的維修費用,其他費用他來對接區相關部門尋求解決。一年的奔波,在申請到重大隱患整改資金200余萬后,40部電梯最終改造到位、均驗收合格。“能幫群眾解決身邊問題,李俊真是我們的好書記。”住在玫瑰紳城的李阿姨止不住地夸贊。
患有精神殘疾的張世安,早年因家庭變故被遺棄在王大郢,生活無法自理。李俊了解這一情況后,從2018年開始就主動擔負起張世安的包聯幫扶工作,一方面積極聯系相關救助部門和醫院對其進行幫扶救助緩解其病情,安排愛心老人照顧張世安的生活起居,并組織志愿者為其募捐生活用品及衣物后;另一方面多方打聽其原戶籍地,在得知其祖籍在肥東長臨河一帶,他和社區工作人員前往長臨河鎮了解不下20余次,終于解決其落戶并納入居民醫保。如今快50歲的張世安精神狀態良好,每當社區工作人員到其家中,他總是一邊往門口的方向看一邊問工作人員:“李書記怎么這么久都沒來看我?”
“舉雙手贊成”的決定 家人替他完成
“李俊的狀況不容樂觀,家屬遵從其意愿,做好最后的安排。”重癥監護室醫生對李俊的妻子汪紅梅說時,她望著躺在ICU里的丈夫,想到曾經一個難得的家庭日,從報紙上看到器官志愿捐獻消息的李俊感慨:“若發生意外,也要捐獻器官,這事情做得有意義。”想到這,汪紅梅和女兒一起來到了醫生辦公室,表達了捐獻器官的意愿。醫院給汪紅梅介紹器官捐獻流程時,她認真傾聽,可緊握的雙拳止不住得顫抖,簽字的那一刻,她的情緒崩潰了,即便知道這曾是丈夫“舉雙手贊成”的決定,她還是有些舍不得,甚至寫不好一個“妻”字,女兒李夢茹拍著她的背不斷重復:“爸爸會懂的,會懂的。”
李夢茹如今也成為了社區鏗鏘玫瑰志愿隊的一員,社區的各項志愿服務活動中都能看到她活躍的身影。“精力是有限的,可精神和德行是永恒的,這是爸爸曾對我說過的話。我會把他沒做完的事繼續做下去,讓大伙的日子越來越好。”李夢茹堅定地說。(責任編輯:郭雯 王婧)